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有什么不同

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变程度和可逆性,肝纤维化是肝脏组织损伤后的修复反应,肝硬化则是肝纤维化进展到晚期的不可逆阶段。
肝纤维化表现为肝脏内胶原纤维过度沉积,但肝脏结构基本完整;肝硬化则出现假小叶形成和肝实质结节样改变,肝脏结构完全重塑。肝纤维化阶段肝功能代偿能力较强,肝硬化患者常伴随门静脉高压和肝功能失代偿。
肝纤维化在显微镜下可见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尚未形成完整纤维间隔;肝硬化则呈现弥漫性纤维隔包绕肝小叶,形成直径3-10毫米的再生结节。通过肝弹性检测,肝纤维化阶段肝脏硬度值通常低于12千帕,肝硬化患者多超过20千帕。
肝纤维化患者多数无症状,部分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非特异性症状;肝硬化典型表现为肝掌、蜘蛛痣、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脉高压体征。实验室检查中,肝纤维化阶段转氨酶可能轻度升高,肝硬化期则常见白蛋白降低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超声检查中肝纤维化仅显示肝实质回声增粗,肝硬化可见肝脏表面凹凸不平、肝叶比例失调。CT或MRI检查能清晰显示肝硬化特征性的结节状改变和脾脏肿大,肝纤维化则无这些典型表现。
肝纤维化通过抗病毒、戒酒等病因治疗可实现纤维组织部分逆转;肝硬化需针对并发症治疗,严重者需肝移植。肝纤维化患者5年生存率超过90%,代偿期肝硬化5年生存率约50%,失代偿期降至20-30%。
预防肝病进展需定期监测肝功能,乙肝病毒携带者每6个月应检查病毒载量和肝脏弹性值。饮食选择高蛋白、低脂易消化食物,避免腌制食品和酒精摄入。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消化道出血风险。出现不明原因牙龈出血或下肢浮肿时需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