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内节育器放置后需要注意什么

宫内节育器放置后需要注意术后护理、异常症状监测、定期复查、避免剧烈活动及预防感染五个方面。
放置后需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两周内禁止盆浴、游泳及性生活,防止逆行感染。术后可能出现轻微下腹坠胀或少量出血,属正常现象,持续超过7天需就医。建议使用卫生巾而非棉条,避免增加感染风险。
需警惕异常阴道流血(如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持续剧烈腹痛、发热或分泌物异味等症状,可能与节育器移位、盆腔感染有关。部分女性可能出现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若伴随头晕乏力提示贫血可能,需及时干预。
术后1个月、3个月需超声检查确认节育器位置,此后每年复查1次。绝经后女性需在闭经半年内取出,避免子宫萎缩导致嵌顿。自查尾丝长度变化(仅限含尾丝型),突然变长或消失可能提示脱落。
一周内避免提重物、高强度运动或长时间站立,减少腹压增高导致的节育器脱落风险。咳嗽、便秘时注意控制腹压,可配合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稳定性。
术后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出现发热、寒战需警惕感染性休克。避免使用阴道冲洗剂破坏菌群平衡,同房时建议配合避孕套降低炎症风险。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高血糖环境易诱发感染。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菠菜等,预防放置后常见的经量增多性贫血。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避免浓茶影响铁剂效果。保持规律作息,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需避免瑜伽倒立等使盆腔充血的动作。术后3个月内记录月经周期变化,便于医生评估节育器适应性。若计划妊娠,取出后建议间隔1次正常月经再受孕,给予子宫内膜修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