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胃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老年胃癌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上腹隐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恶心呕吐、黑便等。胃癌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酗酒、遗传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等因素有关,建议出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胃镜检查明确诊断。
早期胃癌常表现为上腹部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较轻且无规律性,易被误认为消化不良或胃炎。疼痛可能与肿瘤侵犯胃黏膜层或刺激神经末梢有关。患者可伴有饱胀感,进食后症状加重。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建议尽早进行胃镜检查。
约半数早期胃癌患者会出现食欲明显下降,对油腻食物尤为厌恶。这与肿瘤分泌的炎症因子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有关,也可能因胃蠕动功能受损导致早饱感。部分患者会主动减少进食量,但无明确减肥意图的情况下体重仍快速减轻。
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警惕胃癌可能。肿瘤生长消耗大量能量,同时影响营养吸收,导致肌肉和脂肪组织分解加速。患者可能伴随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这种消瘦通常与饮食减少不成比例,是重要的预警信号。
肿瘤位于胃窦部时易引发幽门梗阻,导致餐后呕吐宿食。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恶心,呕吐物不含胆汁。随着病情进展,呕吐频率增加并出现咖啡样物,提示可能存在胃出血。这类症状易与胃轻瘫混淆,需通过影像学检查鉴别。
胃部肿瘤表面血管破裂会导致慢性渗血,血液经肠道消化形成柏油样黑便。出血量较少时肉眼难以察觉,但粪便隐血试验持续阳性。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食用动物血或铋剂也可能造成假性黑便,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老年人群应特别关注上述症状,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慢性胃病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腌制、熏烤等高盐食品,戒烟限酒。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1-2年进行一次胃蛋白酶原检测,高危人群可考虑定期胃镜筛查。确诊胃癌后应根据分期选择内镜下切除、根治性手术或综合治疗方案,术后需注意少食多餐并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