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小症常见的检查办法是什么

儿科编辑 医言小筑
9次浏览

关键词: #矮小症

矮小症常见的检查办法主要有生长激素激发试验、骨龄测定、甲状腺功能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头颅影像学检查。

1、生长激素激发试验:

通过药物刺激检测生长激素分泌峰值,是诊断生长激素缺乏型矮小症的金标准。需在空腹状态下进行静脉采血,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30、60、90、120分钟测定血清生长激素水平。若峰值低于5μg/L可确诊生长激素缺乏。

2、骨龄测定:

采用左手腕部X线片评估骨骼成熟度,通过对比标准骨龄图谱判断发育延迟程度。骨龄落后实际年龄2岁以上提示生长障碍,常见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3、甲状腺功能检查:

检测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排除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婴幼儿期甲减若未及时治疗会引起不可逆的智力障碍和身材矮小。

4、染色体核型分析:

针对女性矮小患者需排除特纳综合征,该病由X染色体缺失引起,典型表现为颈蹼、肘外翻伴生长迟缓。男性患者需检测SHOX基因缺陷,该基因异常可导致特发性矮小。

5、头颅影像学检查:

通过颅脑MRI观察垂体结构,排查垂体发育不良、颅咽管瘤等器质性病变。下丘脑-垂体区域占位性病变会压迫生长激素分泌细胞,导致继发性生长激素缺乏。

确诊矮小症后需保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每公斤体重1.5-2克,优先选择鱼类、瘦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坚持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等可刺激生长板增殖,建议每日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保证夜间22点前入睡,深度睡眠期生长激素分泌量可达清醒时的3倍。定期监测身高增长曲线,3岁以下每年增长低于7厘米、3岁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低于5厘米需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