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痛经是在经期还是经后

痛经检查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2天或经期第1-3天进行。检查时机选择主要考虑激素水平变化、症状典型性、子宫内膜状态、诊断准确性及检查方式差异五个因素。
月经前1-2天孕酮水平达峰值,此时检查可评估激素失衡导致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多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相关,继发性痛经常伴随雌激素异常升高。经期第2-3天卵泡刺激素检测有助于判断卵巢功能。
经期第1天疼痛最剧烈时就诊,医生能直接观察痉挛程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多在经前1周开始,子宫腺肌病则贯穿整个经期。疼痛性质、放射部位及伴随症状在发作期更易鉴别。
经后期子宫内膜较薄,适合超声检查结构异常。经前子宫内膜增厚达10毫米以上,利于诊断息肉或增生病变。宫腔镜检查建议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
经期盆腔充血时超声对卵巢囊肿显影更清晰。肿瘤标志物CA125在经期可能出现生理性升高,建议经后复查。腹腔镜手术宜避开经期以防感染风险。
基础性激素六项需在经期第2-5天抽血。子宫输卵管造影安排在月经干净后3-7天。磁共振检查不受周期限制,但经期宫腔积液可能影响影像判断。
日常可记录月经周期、疼痛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继发性痛经患者建议每年妇科检查,35岁以上需排查子宫内膜病变。适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和维生素B族可能缓解痉挛,但严重疼痛需排除器质性疾病后,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保持腰腹部保暖,练习腹式呼吸有助于减轻经期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