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心肌梗塞后遗症有哪些 心肌梗塞三种后遗症很严重

心肌梗塞后遗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室壁瘤三种严重情况。心肌梗塞后遗症的发生与心肌缺血坏死程度、治疗及时性、血管再通效果等因素相关,具体表现为持续性胸痛、活动耐力下降、心脏结构异常等症状。
心肌梗塞后约30%-50%患者会出现心律失常,常见类型包括室性早搏、房室传导阻滞和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导致传导系统受损是主要原因,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头晕甚至晕厥。治疗需根据类型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严重者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大面积心肌梗塞后坏死心肌被纤维组织替代,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和乏力,活动后症状加重。治疗需长期服用利尿剂如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依那普利,并严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
约10%-15%心肌梗塞患者会形成心室壁瘤,多见于左心室前壁。坏死心肌变薄膨出影响心脏泵血功能,可能引发血栓栓塞。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治疗需抗凝预防血栓,严重者需手术切除瘤体并行冠状动脉搭桥。
心肌梗塞后需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5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强度以不引发胸闷气促为宜。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戒烟限酒,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动态心电图,出现新发胸痛或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