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流感病毒感染会自愈吗

儿童流感病毒感染部分情况可自愈,是否需医疗干预取决于病毒类型、患儿免疫状态及并发症风险。流感病毒感染的处理方式主要有对症支持治疗、抗病毒药物应用、并发症监测、疫苗接种预防、家庭护理措施。
轻症流感患儿通过充分休息、补充水分可促进自愈。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退热药物,鼻塞症状可用生理盐水喷鼻。需注意退热药物间隔时间,避免重复用药导致肝肾损伤。
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适用于重症或高危患儿,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早产儿、慢性心肺疾病患儿等高风险人群建议早期用药,普通患儿若无并发症可不使用。
需警惕中耳炎、肺炎等细菌性并发症,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耳痛等症状。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心悸、乏力,神经系统并发症可能出现嗜睡或抽搐,出现上述症状需立即就医。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疫苗保护期约6-8个月。我国推荐6月龄以上儿童接种,对鸡蛋过敏者需在医疗机构监护下接种。疫苗接种后仍需做好日常防护。
保持室内湿度50%-60%,每日通风2-3次。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粥类、果蔬,避免油腻食物。患儿衣物被褥需每日更换消毒,家庭成员应规范洗手,患病期间避免前往公共场所。
患儿恢复期应保证每日10-12小时睡眠,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退热后24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建议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居家观察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3次,记录饮水量与排尿次数。若出现食欲持续减退、精神萎靡或咳嗽加重,应及时儿科就诊。流感季节避免带儿童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外出佩戴口罩可降低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