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检查胃癌的方法

关键词: #胃癌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检查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上消化道造影、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具体选择需结合症状表现、疾病进展阶段及医生评估综合判断。
胃镜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组织活检。电子胃镜能清晰显示早期微小病灶,窄带成像技术可增强血管形态观察。检查前需空腹6小时以上,高血压患者需提前调整用药。对疑似皮革胃或贲门癌患者,建议选择超声胃镜评估浸润深度。
钡餐造影适用于胃镜禁忌或不愿接受胃镜检查者,通过X线动态观察胃部充盈缺损、龛影等异常。气钡双重对比造影对表浅型胃癌检出率较高,但对早期病灶敏感性低于胃镜。检查后需大量饮水促进钡剂排出,便秘患者需配合缓泻剂使用。
血清CEA、CA19-9、CA72-4等指标可作为辅助诊断依据,但特异性较低。联合检测可提高阳性预测值,术后定期监测有助于判断复发转移。需注意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标志物轻度升高。
增强CT能评估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PET-CT对远处转移灶检出更具优势。MRI适用于碘造影剂过敏患者,可清晰显示胃壁各层结构。超声检查主要用于筛查肝转移和腹水,经腹超声对胃部病灶分辨率有限。
胃镜下取得的组织标本需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等检测,明确肿瘤分化程度和分子分型。HER2检测指导靶向治疗选择,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可预测免疫治疗效果。活检阴性但临床高度怀疑者需重复取材或术中快速病理确认。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尤其是有胃癌家族史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食品,戒烟限酒,出现持续上腹隐痛、消瘦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后遵医嘱调整饮食,胃镜活检后需禁食2小时,造影检查后注意观察排便情况。所有检查结果需由专科医生综合解读,避免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