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背面视诊需注意哪些方面

关键词: #脊柱
关键词: #脊柱
脊柱背面视诊需观察脊柱生理曲度、皮肤异常、肌肉对称性、局部肿胀畸形及活动度五个方面。
正常脊柱存在颈前凸、胸后凸、腰前凸和骶后凸四个生理弯曲。视诊时需观察各段曲度是否自然连贯,是否存在曲度变直、反弓或过度前凸等异常。颈椎生理曲度消失常见于长期低头人群,胸椎后凸增大可能提示骨质疏松性驼背。
检查背部皮肤有无色素沉着、毛发异常增生、血管瘤或手术瘢痕。腰骶部出现成簇毛发可能提示隐性脊柱裂,中线部位皮肤凹陷需排查脊髓栓系综合征。局部皮肤发红发热需警惕感染性脊柱炎。
对比双侧竖脊肌、斜方肌等肌肉的体积和轮廓。单侧肌肉萎缩常见于小儿麻痹后遗症,双侧不对称性隆起可能提示脊柱侧弯导致的代偿性肌群肥大。急性腰扭伤时可观察到保护性肌痉挛。
观察有无局部骨性隆起或凹陷。胸椎角状后凸畸形提示椎体压缩性骨折,腰椎台阶样改变需考虑腰椎滑脱。青少年胸椎局部隆起需排查休门氏病,骶尾部包块应排除脊膜膨出。
嘱患者完成前屈、后伸、侧弯和旋转动作,观察各方向活动范围及协调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出现脊柱整体活动受限,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表现为特定方向活动障碍。疼痛性活动受限需记录具体体位。
日常需保持正确坐姿避免脊柱负荷过重,建议每40分钟起身活动并进行猫式伸展等放松动作。游泳和核心肌群训练有助于维持脊柱稳定性,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对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畸形尤为重要。出现持续背痛伴姿势异常时应及时进行X线或MRI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