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不能母乳喂养 出现这4情况赶快停止母乳喂养

妇产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32次浏览

关键词: #母乳 #母乳喂养

母亲存在严重感染、婴儿患有代谢性疾病、母亲服用禁忌药物、母亲患有活动性传染病时应停止母乳喂养。母乳喂养的禁忌情况主要有严重感染、代谢性疾病、药物禁忌、传染病、心理障碍

1、严重感染:

母亲罹患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全身性严重感染时,病原体可能通过乳汁传播给婴儿。这类感染往往伴随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需立即就医接受静脉抗生素治疗。治疗期间应暂停母乳喂养,待感染完全控制且停药24小时后再恢复哺乳。

2、代谢性疾病:

婴儿若确诊半乳糖血症、苯丙酮尿症等遗传代谢病,母乳中的乳糖或苯丙氨酸会加重病情。这类疾病需采用特殊配方奶粉喂养,并通过新生儿筛查早期发现。未及时干预可能导致智力障碍、生长发育迟缓等严重后果。

3、药物禁忌:

母亲使用抗肿瘤药、放射性同位素、锂制剂等哺乳期禁忌药物时,药物成分会进入乳汁影响婴儿发育。化疗药物可能抑制婴儿骨髓造血功能,放射性药物存在辐射风险。必须用药时应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或暂停哺乳。

4、传染病:

艾滋病、活动性肺结核、未治疗的布鲁氏菌病等可通过乳汁传播。HIV阳性母亲在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时,母乳传播风险达15%-45%。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隔离治疗,痰菌转阴前不得哺乳。

5、心理障碍:

重度产后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因认知障碍危害婴儿安全。病情发作期间可能出现哺乳疏忽或伤害行为。需先进行专业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哺乳可行性。

哺乳期母亲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增加500千卡热量摄入,多食用富含优质蛋白的鱼类、瘦肉,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饮酒及含咖啡因饮料,服药前务必咨询医生。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每天30分钟散步或产后瑜伽,有助于维持泌乳量。注意乳房清洁,哺乳前后用温水擦拭,发现乳头皲裂及时使用纯羊毛脂护理。定期监测婴儿体重增长曲线,出现喂养困难或异常哭闹需及时就医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