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支原体肺炎日常应该注意什么

支原体肺炎患者日常需注意呼吸道隔离、加强营养支持、保持环境通风、监测症状变化及避免劳累。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具有传染性,需综合生活护理与医疗干预。
肺炎支原体通过飞沫传播,发病期间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佩戴口罩减少家庭成员感染风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分泌物需用消毒液处理。隔离期通常持续至体温正常且咳嗽症状明显缓解。
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豆制品可促进黏膜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增强免疫力。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诱发咳嗽,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发热期间可选用粥类、汤羹等易消化食物。
保持室内湿度50%-60%有利于气道湿润,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30分钟。使用空气净化器减少粉尘刺激,床单被褥定期阳光暴晒消毒。避免接触二手烟、油烟等刺激性气体。
每日记录体温变化,观察咳嗽是否伴脓痰、胸痛或呼吸困难。若出现持续高热超过3天、血氧饱和度低于93%或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呼吸频率加快、鼻翼煽动等重症表现。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渐增加室内活动量但避免剧烈运动。康复后1个月内不宜进行马拉松、球类等高强度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学生患者建议休学至胸片显示炎症吸收。
支原体肺炎康复期建议持续补充乳铁蛋白、β-葡聚糖等免疫调节成分,适量食用银耳、百合等润肺食材。恢复后2周内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恢复情况。夜间睡眠可垫高枕头减少咳嗽,使用加湿器改善晨起咽干症状。家庭成员出现类似症状需同步筛查,集体生活环境需加强物体表面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