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有哪些

脚踝骨折术后康复训练方法主要有踝泵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强化训练、平衡训练、负重训练。
术后早期通过主动屈伸踝关节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患者平卧时缓慢做足背屈和跖屈动作,每组10-15次,每日3-4组。该训练可减轻肿胀,维持关节活动能力。
拆除固定后逐步进行踝关节各方向活动,包括背屈、跖屈、内翻和外翻。使用毛巾辅助牵拉或借助康复弹力带,每日训练2-3次,每次10分钟,帮助恢复关节正常活动范围。
针对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等踝周肌群进行抗阻练习。初期采用弹力带进行等长收缩,后期可增加提踵训练和抗阻内翻外翻动作,每周3-5次,逐步提升肌力以稳定关节。
从静态平衡开始,如单腿站立30秒,逐渐过渡到平衡垫或软垫训练。后期加入动态平衡练习,如抛接球训练,每日10-15分钟,增强本体感觉和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根据骨折愈合情况,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完全负重。初期使用拐杖辅助行走,逐步增加患肢承重比例,6-8周后可尝试正常步态训练,每周评估进展调整负重强度。
康复期间需保持高蛋白饮食促进骨愈合,适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训练前后进行15分钟热敷或冰敷,避免剧烈运动造成二次损伤。建议穿护踝鞋具保护关节,睡眠时抬高患肢减轻水肿。定期复查X光片评估骨折愈合进度,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个性化调整训练方案,通常术后3-6个月可恢复基本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