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了解踝关节损伤早期3个症状

踝关节损伤早期症状主要有局部肿胀、疼痛和活动受限,可能伴随皮下淤血或关节不稳。
踝关节损伤后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组织液渗出,通常在受伤后数分钟内出现肿胀。轻度损伤表现为脚踝周围轻微膨隆,严重时可见明显隆起甚至影响穿鞋。冰敷可减轻肿胀,需避免热敷或按摩加重渗出。
损伤即刻出现刺痛或钝痛,按压外踝或内踝特定部位时疼痛明显。行走负重时疼痛加重,可能出现保护性跛行。韧带拉伤疼痛多集中在踝关节外侧,骨折疼痛则呈持续性并向小腿放射。
因肿胀和疼痛导致踝关节背屈、跖屈范围减小,严重时无法完成踮脚或下蹲动作。韧带损伤可能出现关节松动感,骨折时则完全不能承重。尝试活动可能听到关节弹响或感到卡顿。
踝关节损伤后48小时内应遵循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原则。选择高帮鞋提供支撑,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逐步增加平衡训练如单腿站立。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若肿胀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皮肤发紫需及时就医排查韧带撕裂或隐匿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