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心肌酶的变化是怎样的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96次浏览

关键词: #心梗

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酶呈现典型动态变化,主要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乳酸脱氢酶的升高与回落。

1、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发病后4-6小时开始升高,18-24小时达峰值,持续72小时左右回落。该指标特异性较高,数值超过正常值上限2倍具有诊断意义。心肌细胞坏死后胞内酶释放入血是其升高的病理基础。

2、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I/T在发病后3-4小时即可检出升高,12-48小时达到高峰,可持续7-10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其他心肌酶,是目前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微小的心肌损伤即可导致其显著升高。

3、乳酸脱氢酶:

乳酸脱氢酶在发病后8-12小时开始上升,2-3天达峰,持续10-14天恢复正常。该酶特异性较低,但持续时间长,对延迟就诊患者的回顾性诊断具有参考价值。其同工酶LDH1/LDH2比值倒置是心肌损伤的特征表现。

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在发病后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峰值,4-7天恢复正常。因其在肝脏、骨骼肌等组织中也存在,特异性较差,现临床已较少单独用于心梗诊断。

5、动态监测意义:

心肌酶谱的动态变化是确诊急性心梗的关键依据,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进行综合判断。不同酶的升高时间窗和持续时间差异,为临床提供不同阶段的诊断支持。重复检测观察酶峰变化还能评估梗死面积和预后。

急性心梗恢复期需严格控制血脂血压,每日监测心率血压变化,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食物,如燕麦、深海鱼、绿叶蔬菜等,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康复训练应在心脏康复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从床边活动逐步过渡到有氧运动。保持规律作息与良好心态对预防再次发作至关重要,建议通过正念冥想等方式调节心理状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