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性呼吸困难的特点是什么?

吸气性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吸气时间延长、费力,伴有喉鸣或三凹征,常见于上呼吸道梗阻性疾病。典型特点包括吸气相哮鸣音、辅助呼吸肌参与、体位依赖性加重、夜间症状突出、伴随声音嘶哑或吞咽困难。
气流通过狭窄的上呼吸道时产生高频哨笛音,多见于喉炎、气管异物等机械性梗阻。听诊器置于颈部可闻及特征性喘鸣,严重时无需听诊器即可听见。这种声音在儿童急性喉炎中尤为典型,需与呼气性喘息鉴别。
患者常出现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颈部肌肉收缩,表现为抬头呼吸。婴幼儿可见鼻翼扇动,成人可能出现锁骨上窝凹陷。这种代偿机制会增加耗氧量,长期存在可能导致呼吸肌疲劳。
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反映胸腔内负压显著增加。该体征在儿童患者中更易观察,严重气道狭窄时甚至可见剑突下凹陷。三凹征程度与气道梗阻严重度正相关。
平卧位时舌根后坠、咽喉部水肿加重,导致睡眠中呼吸困难加剧。部分患者需保持端坐位入睡,常见于会厌炎、喉水肿等疾病。夜间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也可能加重气道痉挛。
多数病例合并声音嘶哑、犬吠样咳嗽或吞咽疼痛,提示声门或声门上病变。异物吸入者可有突发呛咳史,肿瘤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进食梗阻感。这些伴随症状有助于定位梗阻部位。
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时应保持半卧位,避免颈部过度后仰。急性发作期间需禁食禁水,防止误吸。可尝试吸入冷空气缓解喉头水肿,但严重气道梗阻需立即就医。日常需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戒烟并保持环境湿度。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需排查肿瘤、甲状腺肿大等占位性病变,睡眠监测有助于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