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症状上有什么不同 介绍肾小球肾炎的主要表现

肾内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38次浏览

关键词: #肾炎 #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与慢性肾小球肾炎在症状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区别体现在起病速度、典型症状及病程进展。肾小球肾炎的核心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异常。

1、起病速度:

急性肾小球肾炎起病急骤,症状多在感染后1-3周内突然出现,常见于链球菌感染后。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匿,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蛋白尿或血尿,病程可持续数年甚至数十年。

2、典型症状:

急性期以肉眼血尿、颜面水肿(晨起眼睑浮肿明显)及少尿为特征,可能伴随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慢性期水肿多为下肢持续性轻度浮肿,血尿常为镜下血尿,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夜尿增多、贫血等表现。

3、血压变化:

急性期约80%患者出现一过性高血压,多与钠水潴留相关。慢性期高血压呈持续性且难以控制,是加速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因素,可能伴随眼底动脉硬化等靶器官损害。

4、肾功能异常:

急性期肾功能损害多为可逆性,血清肌酐短期内升高但多数可恢复。慢性期肾功能呈进行性下降,肾小球滤过率每年下降约2-5毫升/分钟,最终可能发展为终末期肾病。

5、伴随症状:

急性期常合并发热、腰酸等感染相关症状。慢性期可能出现皮肤瘙痒、骨痛等肾性骨营养不良表现,或纳差、恶心等尿毒症前期症状。

肾小球肾炎患者需严格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优质低蛋白饮食可选择鸡蛋清、鱼肉等,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按0.6-0.8克/公斤体重计算。适度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蛋白尿。定期监测血压、尿常规及肾功能指标,注意观察尿量变化及水肿程度。冬季需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咽痛、发热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