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下半部两侧疼痛的原因

后背下半部两侧疼痛可能由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泌尿系统结石、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等原因引起。
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负重会导致腰部肌肉及筋膜慢性损伤。疼痛特点为酸胀感,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可通过热敷、推拿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肌肉松弛类药物。
椎间盘退变或外伤导致髓核压迫神经根,表现为放射性疼痛伴下肢麻木。可能与长期弯腰劳动、肥胖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配合牵引治疗,必要时行椎间孔镜手术。
肾结石移动至输尿管时可引发肾区绞痛并向腰背部放射。可能与饮水量不足、高嘌呤饮食有关,常伴有血尿、尿频等症状。需通过超声定位结石位置,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石可通过药物排石,较大结石需体外冲击波碎石。
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晨起腰背僵硬持续超过30分钟是其典型特征。HLA-B27基因阳性者易感,晚期可能出现脊柱强直变形。早期使用生物制剂可延缓病情进展,需配合康复训练维持关节活动度。
椎体骨量降低导致微骨折,疼痛在负重时加剧。绝经后女性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高发,可能伴随身高缩短。基础治疗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严重者需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抑制骨吸收。
日常应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单侧负重超过5公斤。建议每周进行3次游泳或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饮食需保证每日300毫升乳制品摄入,5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骨密度检测。夜间睡眠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在两膝间放置枕头减轻腰椎压力。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排尿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