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怎么治疗好

老年人腰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腰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骨质疏松、外伤、肿瘤转移、长期激素使用、脊柱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严格卧床2-4周,使用硬板床保持脊柱平直。卧床期间每2小时轴向翻身一次,避免腰部扭转动作。疼痛缓解后可在支具保护下逐步恢复坐立活动,但需避免弯腰、提重物等动作。
定制硬质腰围可提供外部支撑,减少椎体负重。支具需全天佩戴3-6个月,睡眠时除外。选择前开口设计的医用腰围更便于穿脱,需确保肋骨下缘至髂嵴上缘的贴合度,过紧可能影响呼吸功能。
骨吸收抑制剂如阿仑膦酸钠可延缓骨质流失,降钙素能缓解急性骨痛。严重疼痛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钙剂与维生素D3需长期联合补充,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椎体成形术通过骨水泥注入稳定骨折椎体,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适用于疼痛明显且无神经压迫的患者,需排除椎管内占位病变。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同时矫正脊柱畸形,骨水泥渗漏率低于传统术式。
合并神经损伤或脊柱不稳时需行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多节段骨折可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系统。老年患者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术中注意控制出血量,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预防深静脉血栓。
康复期每日摄入1000-1200毫克钙质,优选低脂牛奶、豆腐等高钙食物。适度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如仰卧位抬臀运动,每组10次每日3组。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使用坐便器时保持腰部直立。定期骨密度检测可评估治疗效果,冬季注意防滑防跌倒,建议居家安装浴室扶手和防滑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