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糠疹和脂溢性皮炎有什么区别

皮炎糠疹与脂溢性皮炎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皮炎糠疹多由真菌感染或皮肤屏障受损引起,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鳞屑性斑块;脂溢性皮炎则与皮脂腺分泌异常、马拉色菌过度增殖有关,好发于头皮、面部等皮脂丰富区域,呈现油腻性鳞屑伴红斑。
皮炎糠疹的发病与皮肤微环境失衡相关,常见诱因包括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低下或局部潮湿多汗。脂溢性皮炎主要受遗传因素、激素水平波动影响,精神压力或寒冷干燥环境可加重症状。
皮炎糠疹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附着细碎糠秕状鳞屑,多分布于躯干四肢。脂溢性皮炎皮损边界不清,鳞屑呈黄色油腻状,常伴随轻度瘙痒,鼻翼、眉弓、耳后等部位易发。
皮炎糠疹较少引发明显不适,偶见轻微脱屑。脂溢性皮炎可能合并毛囊炎,严重时出现渗出结痂,婴儿期表现为"乳痂"形态。
皮炎糠疹需通过皮肤镜观察鳞屑特征,必要时行真菌镜检。脂溢性皮炎通常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确诊,顽固病例需检测血清雄激素水平。
皮炎糠疹以抗真菌软膏联合保湿剂为主,顽固病例可短期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脂溢性皮炎需使用抗马拉色菌洗剂,配合低效价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口服B族维生素辅助调节皮脂代谢。
日常护理需注意避免过度清洁,选择pH值5.5左右的温和洁肤产品。皮炎糠疹患者应保持患处干燥透气,脂溢性皮炎患者需减少高糖高脂饮食摄入。两种疾病均需保证充足睡眠,控制焦虑情绪,症状持续加重或继发感染时需及时就医进行真菌培养或皮肤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