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七个中医辨证分型是什么

神经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87次浏览

关键词: #脑出血 #中医

脑出血中医辨证分型主要有肝阳暴亢、风火上扰、痰热腑实、风痰瘀阻、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元气败脱七种类型。

1、肝阳暴亢:

多因情志失调导致肝阳上亢,表现为突发头痛、面红耳赤、烦躁易怒。治疗需平肝潜阳,可选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配合太冲穴、百会穴针灸。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情绪激动。

2、风火上扰:

常由外感风热或肝郁化火引起,症状见头晕目眩、口苦咽干、肢体麻木。宜清热熄风,方用羚角钩藤汤配合大椎穴放血。饮食需清淡,忌食辛辣燥热之物。

3、痰热腑实:

多因过食肥甘厚味酿生痰热,症见神识昏蒙、喉中痰鸣、便秘腹胀。治当化痰通腑,选用星蒌承气汤加减,配合丰隆穴针刺。需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

4、风痰瘀阻:

因痰瘀互结阻滞经络,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治疗需化痰祛瘀通络,方用涤痰汤合补阳还五汤。康复期可进行肢体按摩与语言训练。

5、气虚血瘀:

常见于久病体虚患者,症状为肢体萎软无力、气短自汗、舌淡紫暗。治宜益气活血,选用补阳还五汤加黄芪、丹参。宜食用山药、红枣等补气食物。

6、阴虚风动:

多因肝肾阴虚致虚风内动,症见手足蠕动、潮热盗汗、舌红少苔。需滋阴熄风,方用镇肝熄风汤配合三阴交穴位贴敷。避免熬夜伤阴,保持环境安静。

7、元气败脱:

属危重证候,表现为神昏目合、手撒肢冷、二便失禁。急当回阳固脱,用参附汤鼻饲配合艾灸关元穴。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急救准备。

脑出血患者饮食宜低盐低脂,多食黑木耳、山楂等活血化瘀之品,康复期可练习八段锦改善气血运行。保持情绪平稳,避免用力排便,定期复查血压与颅脑CT。不同证型需辨证施护,中药调理需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配合现代医学治疗可提高疗效。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