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什么

关键词: #动脉
关键词: #动脉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出生时即存在的主动脉瓣开口异常狭窄的心脏畸形,主要病因包括瓣膜发育异常、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瓣环过小等。
胚胎期主动脉瓣发育过程中,瓣叶增厚、融合或数量异常导致瓣口狭窄。这种情况可能单独存在,也可能合并其他心脏畸形。轻度狭窄可能无明显症状,中重度狭窄需通过心脏超声确诊。
正常主动脉瓣有三个瓣叶,二叶式畸形患者只有两个瓣叶,这种结构容易导致瓣膜增厚钙化和狭窄。约半数患者在成年后会出现进行性狭窄,需定期随访心脏功能。
主动脉瓣环直径小于正常范围,直接限制血液通过量。这种情况常见于低出生体重儿,可能伴随左心室发育不良。新生儿期出现严重狭窄时需紧急处理。
狭窄导致左心室射血阻力增加,长期会引起左心室肥厚。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胸痛、晕厥等症状。重度狭窄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或猝死。
约30%病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等心脏畸形。复合畸形会加重血流动力学紊乱,增加治疗难度。这类患者需要全面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心功能。饮食应控制钠盐摄入,保证充足蛋白质和维生素。婴幼儿患者要特别注意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哭闹增加心脏负荷。出现气促、紫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