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吗 心梗一些严重并发症揭晓

心肌梗死确实可能引起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并发症主要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室壁瘤、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和血栓栓塞。
心肌大面积坏死导致心脏泵血功能急剧下降,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并伴随器官灌注不足。患者会出现皮肤湿冷、尿量减少、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紧急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或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梗死区域心肌被纤维组织替代后形成局部膨出,影响心脏收缩效率。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室壁矛盾运动,可能引发顽固性心力衰竭或室性心动过速,必要时需手术切除。
多见于梗死后1周内,心室游离壁破裂会导致心包填塞,表现为突发血压骤降和颈静脉怒张。乳头肌断裂则引发急性二尖瓣反流,需紧急外科修补。
梗死灶周围心肌电活动不稳定,可能发生室颤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监测显示QT间期延长或频发室早,需植入临时起搏器或除颤治疗。
心内膜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可能引发脑栓塞或肠系膜动脉栓塞。D-二聚体升高伴血小板减少提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抗凝治疗。
心梗后需严格控制血压和血脂,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饮食采用低钠高纤维原则,避免腌制食品和动物内脏。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训练,如每周3次30分钟快走。保持情绪稳定,夜间睡眠抬高床头15度以减少回心血量。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心脏超声和冠脉CT,出现新发胸痛或呼吸困难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