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梗是如何产生的
病情描述:
我是个心梗病人,一直好奇是怎么发生的,心梗是如何产生的?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冯光瑞 副主任医师 咸宁市中心医院

    心肌梗死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失衡等原因引起,典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通过药物溶栓、介入治疗、搭桥手术及生活方式干预等方式治疗。

    1、斑块破裂

    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暴露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患者可能出现持续胸痛伴冷汗,需紧急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抗血小板药物。

    2、血栓堵塞

    完全性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典型症状为放射性左肩痛伴濒死感,治疗需采用尿激酶、瑞替普酶等溶栓药物或急诊PCI手术。

    3、血管痉挛

    吸烟或寒冷刺激诱发冠状动脉持续痉挛。表现为静息时突发胸痛,可含服硝酸甘油缓解,长期需用硝苯地平、地尔硫卓等钙拮抗剂。

    4、氧供失衡

    剧烈运动或贫血时心肌需氧超过供氧能力。常见呼吸困难伴心悸,需纠正贫血并服用美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降低耗氧。

    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心肌梗死,突发胸痛超过20分钟应立即呼叫急救。

相关文章
什么是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组织或肺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病变,如肺部疾病、肺血管病变、胸廓畸形或呼吸中枢障碍等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引发肺动脉高压而导致的一组病变,主要是因为支气管、肺疾病,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肺血管疾病引起疾病,治疗时要控制感染,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控制心力衰竭。
缺血性心肌病的症状
缺血性心肌病是由于长期的心肌灌注不足,导致的心肌结构性改变。心脏彩超上主要表现为心脏增大、心肌变薄,心脏的结构出现改变。症状上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的症状以及心衰的症状,心肌缺血的症状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胸闷、心慌等症状,呈发作性,休息后可好转。
老人室性早搏能治愈吗
老年人若无器质性预防性搏动或非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且无明显症状,则无需处理。如果有器质性室性早搏,应先排除基础疾病,排除诱因,再选用倍他乐等药物。对于持续性室性早搏,必须积极治疗,无论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是否有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均应急诊治疗。
室间隔缺损的危害
室间隔缺损危害比较多,该疾病会使左右心室的血液来回流动,主要原因是左心室压力高,所以血液从左心室向右心室分流,然后导致右心室向肺动脉的血液增加,这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该疾病最重要的危害是可导致肺充血和肺动脉高压,因此患者需要及时治疗这个疾病,预防更多并发症的出现。
室间隔缺损手术适应症
手术疗法是目前治疗室间隔缺损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常用的办法及常见的适应症,主要有肺动脉高压、心内膜炎、心衰以及主动脉关闭不全等。而在做完手术后,患者要注意做好清洁工作以及饮食调整,这样可避免感染现象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