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原则有哪些 治疗稳定性心绞痛4原则要遵循

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控制危险因素、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及定期随访监测。治疗需遵循个体化方案,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措施。
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心绞痛的主要诱因。通过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他汀类药物调节血脂达标,口服降糖药维持血糖稳定。吸烟者需彻底戒烟,肥胖患者应减重至体重指数小于24。
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缓解症状,β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肌耗氧量,钙拮抗剂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形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保护心脏功能。药物联用需注意相互作用。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局限性病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合多支血管病变。血运重建前需完善冠状动脉造影评估,术后仍需长期药物维持治疗。
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6克,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保证充足睡眠。冬季注意保暖,外出携带急救药物。
每3个月复查心电图和血脂,每年评估心脏功能。记录心绞痛发作频率和诱因,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症状加重或静息痛需立即就医,警惕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
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饮食以全谷物、深海鱼、新鲜蔬果为主,限制动物内脏和油炸食品摄入。运动选择快走、太极拳等有氧项目,避免竞技性运动。保持情绪平稳,学习放松技巧,家属应掌握心肺复苏技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注意药物避光保存和定期更换。合并其他慢性病患者需综合管理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