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耳鼻喉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5次浏览

关键词: #中耳炎 #小儿

小儿化脓性中耳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鼓膜穿刺引流、局部清洁护理、镇痛退热处理、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小儿化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上呼吸道感染、二手烟暴露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需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阿奇霉素等。用药期间需完成整个疗程,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若出现药物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鼓膜穿刺引流:

当中耳积液压力过大或持续不消退时,需进行鼓膜穿刺术排出脓液。该操作可迅速缓解耳痛、降低鼓膜穿孔风险。术后需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穿刺后通常配合抗生素滴耳液使用。

3、局部清洁护理:

耳道渗出脓液时需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禁止使用尖锐物品掏耳。可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但避免液体倒灌入中耳。保持患儿睡姿偏向患侧,利于分泌物引流。耳部敷料需及时更换。

4、镇痛退热处理:

急性期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耳痛和发热症状。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冷敷耳周能减轻肿胀疼痛。哺乳期婴儿可通过频繁喂哺缓解咽鼓管压力,幼儿可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引流。

5、预防复发:

及时治疗鼻窦炎、腺样体肥大等上呼吸道疾病,避免奶瓶仰喂。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远离二手烟环境,哺乳期母亲需戒烟。增强体质锻炼,保证维生素A、D等营养素摄入。

日常需注意观察患儿听力变化,避免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等气压变化大的活动。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稀释分泌物,适当增加胡萝卜、深海鱼等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保持室内湿度40%-60%,定期开窗通风。急性期需暂停游泳课程,恢复后可佩戴专业耳塞防护。若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或伴随听力下降,需考虑鼓膜置管手术干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