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的四种转移方式

关键词: #胃癌
关键词: #胃癌
胃癌的转移方式主要有直接浸润、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种植转移四种。
胃癌细胞可直接向胃壁深层浸润生长,穿透浆膜层后侵犯邻近器官。常见受累器官包括胰腺、横结肠、肝脏等。癌细胞突破浆膜后可能附着于腹膜形成癌结节,此时多伴有腹腔积液。胃窦部肿瘤易侵犯十二指肠,贲门部肿瘤可向食管下端蔓延。直接浸润早期无明显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持续性腹痛或器官功能障碍。
胃癌淋巴转移遵循由近及远规律,最先累及胃周淋巴结,继而向腹腔动脉旁、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扩散。贲门癌可转移至纵隔淋巴结,胃窦癌易转移至幽门上淋巴结。进展期可能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Virchow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是胃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早期即可发生,手术时常需清扫至第二站淋巴结。
胃癌细胞侵入血管后可经门静脉系统转移至肝脏,形成多发性转移灶。也可通过体循环转移至肺、骨、脑等远处器官。肝转移表现为右上腹隐痛、黄疸、腹水,肺转移可能出现咳嗽、咯血,骨转移常引起病理性骨折。血行转移多发生在晚期,预后较差,需结合全身化疗控制病情进展。
胃癌细胞脱落后可种植于腹膜、卵巢等部位。腹膜种植可形成多发转移结节,导致癌性腹膜炎和恶性腹水。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双侧卵巢转移Krukenberg瘤,表现为盆腔包块和月经紊乱。种植转移常伴有腹胀、肠梗阻等症状,可通过腹腔灌注化疗控制病灶扩散。
胃癌患者应保持规律饮食,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需少食多餐,每日进食5-6次,每次摄入量控制在200毫升左右。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复查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出现腹痛加重、消瘦明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遵医嘱完成放化疗疗程,避免自行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