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肢体麻木、肌力下降和活动受限。症状发展通常从局部疼痛逐渐进展为神经压迫表现,严重者可出现马尾综合征。

1、腰痛:

早期典型表现为下腰部持续性钝痛,在咳嗽、打喷嚏或排便等腹压增高时疼痛加剧。疼痛多位于病变椎间隙对应的棘突旁,按压时可诱发明显压痛。急性期疼痛常突然发作,体位改变时症状加重,平卧休息后可缓解。

2、下肢放射痛:

当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时,疼痛会沿坐骨神经走向放射至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及足部。疼痛性质多为电击样或烧灼感,久站、行走或脊柱前屈时症状加重,弯腰抬物可诱发剧烈疼痛。L4-L5突出多影响小腿前外侧,L5-S1突出则多累及足底。

3、肢体麻木:

神经根受压后期会出现相应皮节区域感觉异常,表现为蚁走感、针刺感或袜套样麻木。L5神经根受压时第一足趾背侧感觉减退,S1神经根受压则足底外侧感觉异常。麻木区域与疼痛放射范围基本一致,但可能滞后于疼痛出现。

4、肌力下降:

长期神经压迫会导致支配肌肉力量减弱,L5神经根受累表现为足背伸无力,严重者出现跨阈步态;S1神经根受累则见足跖屈力量降低。病程较长者可观察到肌肉萎缩,尤以小腿三头肌和足部小肌肉为著。

5、活动受限:

患者常因疼痛保护性保持脊柱侧弯姿势,前屈、后伸及旋转活动度明显降低。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小于60度诱发疼痛)是重要体征,严重者甚至无法完成翻身、起坐等基础动作。中央型突出可能导致鞍区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避免久坐久站,建议使用硬板床并采取侧卧屈膝体位休息。急性期可通过热敷缓解肌肉痉挛,恢复期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冲击运动强化腰背肌。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荷。出现进行性肌力减退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