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狗咬未打针会得狂犬病吗

急救知识编辑 医学科普人
19次浏览

被狗咬后未接种疫苗可能感染狂犬病,感染风险与伤口暴露程度、动物携带病毒情况等因素相关。狂犬病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动物唾液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传播,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100%。

1、暴露等级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一级暴露为完好的皮肤接触动物,无需处理;二级暴露为轻微抓咬无出血,需立即清洗消毒并接种疫苗;三级暴露为穿透性咬伤或黏膜接触,除疫苗接种外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2、病毒潜伏期:

狂犬病毒潜伏期通常1-3个月,短可至1周,长可达1年。潜伏期长短与伤口距中枢神经距离、病毒载量有关。头面部咬伤潜伏期更短,需特别警惕。

3、发病典型症状:

狂犬病初期表现为发热、头痛等非特异症状,随后进入兴奋期出现恐水、怕风、吞咽困难等典型症状,最终发展为麻痹期导致呼吸衰竭。从发病到死亡通常不超过10天。

4、暴露后处置:

暴露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可有效预防发病,免疫程序包括5针法和4针法两种方案,需全程规范接种。

5、高风险因素:

流浪犬、野生动物咬伤风险更高。哺乳期动物、未接种疫苗的宠物均可能携带病毒。咬伤部位神经密集、伤口深、多处受伤等情况会显著增加感染概率。

被动物咬伤后建议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延迟接种仍具预防价值。日常应避免接触陌生动物,饲养宠物需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伤口处理期间忌食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创面干燥清洁。若出现异常神经症状需立即就医,发病后尚无有效治疗手段,预防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