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后肝衰竭的病因是什么

急救知识编辑 医心科普
0次浏览

关键词: #手术

手术后肝衰竭的病因主要有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原有肝脏疾病加重、药物性肝损伤、感染性休克以及术后胆汁淤积等。

1、术中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手术过程中肝脏血流暂时中断会导致肝细胞缺氧,恢复血流后产生的氧自由基可造成二次损伤。这种情况常见于肝脏部分切除、肝移植等大型手术。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急剧升高、凝血功能障碍等表现。治疗需通过保肝药物如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支持肝功能,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治疗。

2、原有肝脏疾病加重

术前存在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基础肝病的患者,手术创伤可能诱发肝功能失代偿。这类患者通常有肝掌、蜘蛛痣等体征,术后可能出现腹水加重、肝性脑病等症状。需密切监测血氨水平,使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颗粒等降氨药物,并限制蛋白质摄入。

3、药物性肝损伤

术后使用的麻醉药物、抗生素、镇痛药等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常见于异烟肼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过量使用时。患者可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等症状。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使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等抗炎保肝药物,严重时需血液净化。

4、感染性休克

术后腹腔感染可能导致脓毒血症,引发肝脏微循环障碍。患者除肝功能异常外,还伴有发热、血压下降等全身炎症反应。需早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控制感染,同时进行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支持。

5、术后胆汁淤积

胆道手术后的吻合口狭窄或胆管损伤可导致胆汁排泄受阻。患者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可通过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明确诊断,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促进胆汁排泄,必要时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术后肝衰竭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每日监测体重和腹围变化。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选择低脂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肠源性毒素吸收。术后定期复查肝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家属需协助记录每日尿量及神志状态,警惕肝性脑病早期表现如计算力下降、昼夜睡眠颠倒等。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