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的标准

肾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87次浏览

关键词: #肾功能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期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与临床症状,分为1-5期。分期标准包括肾小球滤过率水平、蛋白尿程度、并发症表现等核心指标。

1、肾小球滤过率:

1期肾小球滤过率≥90毫升/分钟,肾功能正常但存在肾脏损伤标志;2期滤过率60-89毫升/分钟,肾功能轻度下降;3期分为3a期(45-59毫升/分钟)和3b期(30-44毫升/分钟),肾功能中度减退;4期滤过率15-29毫升/分钟,肾功能严重受损;5期滤过率<15毫升/分钟或需透析治疗,进入终末期肾病。

2、蛋白尿程度:

蛋白尿是分期的重要辅助指标。1-2期可能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30-300毫克/天);3期后显性蛋白尿(>300毫克/天)逐渐加重,4-5期常出现大量蛋白尿(>3.5克/天)或肾病综合征。蛋白尿程度与肾功能恶化速度呈正相关。

3、并发症表现:

1-2期通常无显著症状;3期可能出现贫血、高血压、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4期并发症加重,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消化道症状;5期存在严重尿毒症症状如心包炎、神经病变,需肾脏替代治疗。

4、影像学改变:

早期肾脏超声可能显示结构异常如囊肿或萎缩;3期后肾脏体积逐渐缩小,皮质变薄;终末期肾脏常显著萎缩(长径<8厘米)。影像学改变与肾功能分期具有协同诊断价值。

5、病理学特征:

肾活检可明确基础病因与纤维化程度。1-2期病理可见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期出现广泛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4-5期呈现全球性肾小球硬化和超过50%的肾单位毁损。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限制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注意控制钠盐摄入(每日<3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根据肾功能分期调整运动强度,1-3期可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4-5期以低强度活动为主。严格遵医嘱使用纠正贫血药物、磷结合剂等,避免肾毒性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