肘关节脱位复位手法有哪些

骨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14次浏览

关键词: #关节

肘关节脱位复位手法主要有闭合复位法、牵引复位法、杠杆复位法、推挤复位法、悬吊复位法。

1、闭合复位法:

适用于单纯性肘关节后脱位。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一手固定患肢上臂,另一手握持前臂远端,先缓慢屈曲肘关节至90度,再沿前臂纵轴方向持续牵引,同时轻柔旋转前臂,听到弹响即提示复位成功。复位后需用支具固定肘关节于功能位2-3周。

2、牵引复位法:

常用于合并骨折的复杂脱位。采用对抗牵引技术,助手固定上臂近端,术者握持前臂远端施加纵向牵引力,逐渐增加肘关节屈曲角度至120度左右,利用韧带张力使关节自动复位。此法可减少复位过程中对关节面的二次损伤。

3、杠杆复位法:

针对难复性脱位设计。以术者前臂为杠杆支点抵于肘窝,另一手握住患者腕部作为力点,通过杠杆原理将尺骨鹰嘴从肱骨滑车中撬出。操作需注意控制力度,避免造成尺神经牵拉伤或肱骨髁上骨折等医源性损伤。

4、推挤复位法:

适用于侧方脱位类型。术者双手分别置于肱骨远端内外侧,拇指抵住突出的桡骨头或尺骨鹰嘴,其余四指环抱对侧,通过双侧推挤压力使脱位的关节面重新对合。复位后需检查侧方稳定性,必要时行韧带修复手术

5、悬吊复位法:

多用于儿童肘关节脱位。利用患肢自身重力进行持续牵引,将前臂悬吊于床边,逐渐增加悬吊重量,配合轻柔手法辅助复位。该方法创伤小,但耗时较长,需密切观察末梢血运及神经功能。

复位后应保持肘关节屈曲90度位固定,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确认关节对位情况。固定期间可做手指屈伸及肩关节活动练习,拆除固定后逐步开展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训练。日常注意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饮食中增加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配合维生素D补充促进韧带修复。若出现持续疼痛、麻木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