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可能损伤哪些内分泌器官

内分泌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9次浏览

关键词: #内分泌 #器官

放射治疗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和性腺等内分泌器官。放射线对内分泌系统的损伤主要与照射剂量、照射范围及个体敏感性有关。

1、下丘脑:

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调节中枢,对放射线较为敏感。接受头颈部放疗的患者可能出现下丘脑功能紊乱,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引发中枢性尿崩症。临床表现为多尿、烦渴和低比重尿,需通过激素替代治疗改善症状。

2、垂体:

垂体腺位于蝶鞍内,放疗后易发生前叶功能减退。生长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最常受累,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可表现为性功能障碍或月经紊乱。定期检测垂体激素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功能异常。

3、甲状腺:

颈部放疗后5年内约30%患者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线可破坏甲状腺滤泡细胞,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典型症状包括畏寒、乏力和体重增加,需长期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维持代谢平衡。

4、甲状旁腺:

位于甲状腺背侧的甲状旁腺对电离辐射敏感。放疗损伤可能导致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不足,引发低钙血症。患者会出现手足抽搐、喉痉挛等神经肌肉兴奋症状,需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治疗。

5、性腺:

盆腔放疗可能直接损伤卵巢或睾丸。女性患者可能出现卵巢早衰,表现为潮热、闭经;男性患者可发生精子生成障碍。生育期患者建议在放疗前考虑生殖细胞冷冻保存。

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内分泌功能,至少每6个月检查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和电解质水平。日常需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出现持续疲劳、体重异常变化或月经紊乱时应及时就诊。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代谢状态,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骨质疏松。心理疏导对激素紊乱导致的情结波动具有积极意义,建议建立规律作息并保持情绪稳定。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