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心胸外科编辑 医点就懂
31次浏览

关键词: #支气管炎 #气管炎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常见标准包括咳嗽咳痰、肺部听诊异常、排除其他疾病、血常规检查和影像学评估。

1、临床症状:

持续咳嗽伴咳痰是核心表现,初期多为干咳,3-4天后转为黏液脓性痰。80%患者伴有胸骨后疼痛或胸闷,部分出现低热(体温≤38.5℃)。症状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3周,若超过需警惕慢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可能。

2、听诊异常:

肺部听诊可闻及散在干啰音或粗湿啰音,特点是随咳嗽改变或消失。不同于肺炎,通常无局部固定性细湿啰音。重症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音减弱,但无典型肺实变体征。

3、鉴别诊断:

需排除流感、肺炎、肺结核等疾病。流感多伴高热及全身症状;肺炎常有持续高热、肺部固定湿啰音;肺结核多见盗汗、消瘦等消耗症状。儿童需与百日咳鉴别,后者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4、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C反应蛋白(CRP)通常<20mg/L,降钙素原(PCT)<0.1μg/L有助于与细菌性肺炎鉴别。病毒感染者可能出现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5、影像学评估:

胸部X线多显示正常或肺纹理增粗,主要用于排除肺炎。当出现呼吸频率>24次/分、持续高热或氧饱和度<92%时需行影像学检查。CT检查仅适用于疑似特殊病原体感染或并发症评估。

建议患者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选择温蜂蜜水或梨汁缓解咽喉刺激。居家可使用加湿器维持50%-60%环境湿度,避免接触冷空气及烟雾刺激。饮食宜清淡,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摄入。症状加重或持续超过10天应及时复查血常规及胸片,老年患者或合并慢性肺病者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可能。恢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次,每次10分钟以改善肺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