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房颤如何治疗 掌握这几招可治老年人房颤

心血管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16次浏览

关键词: #房颤 #老年人

老年人房颤可通过控制心率、抗凝治疗、导管消融手术、生活方式调整、基础疾病管理等方式治疗。老年人房颤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原因引起。

1、控制心率: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控制心室率,维持心率在60-100次/分。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地尔硫卓等,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快速心室率可能导致心力衰竭,需定期监测心电图

2、抗凝治疗:

房颤患者中风风险显著增高,需评估CHA2DS2-VASc评分后决定是否抗凝。常用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使用抗凝药物需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注意观察出血倾向,避免与某些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3、导管消融: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或冷冻消融手术。手术通过导管隔离肺静脉异常电活动,成功率约60-80%。术后需继续抗凝治疗并定期随访,部分患者可能需要二次手术。

4、调整生活方式:

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每日酒精不超过15克。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戒烟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5、管理基础疾病:

严格控制血压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治疗甲状腺功能异常,纠正电解质紊乱。冠心病患者需规范服用他汀类药物,必要时进行血运重建治疗。

老年人房颤患者日常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不超过5克,多食用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如每天散步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定期监测脉搏,发现心律不齐及时就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情绪激动,冬季注意保暖防止血管收缩。按医嘱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不得自行调整药物剂量。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