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经历过失眠的人,无法了解失眠的“痛”!教你5个方法可缓解

神经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8次浏览

关键词: #失眠 #缓解

凌晨三点盯着天花板数羊,数到第999只时突然想起——羊是偶蹄目动物到底有几根脚趾?这种荒诞的失眠经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会懂。那种身体疲惫不堪但大脑异常清醒的感觉,简直像被施了"睁眼到天明"的魔咒。

一、为什么我们会失眠?

1、褪黑素分泌紊乱

人体内的"睡眠开关"对光线异常敏感。深夜刷手机时,蓝光会欺骗大脑以为还是白天。有研究发现,睡前两小时接触电子设备,入睡时间平均延长40分钟。

2、焦虑情绪作祟

大脑中的杏仁核就像24小时值班的保安。当它感知到压力时,会持续释放应激激素,让人保持警.觉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越想睡越睡不着。

3、体温调节失衡

人体需要通过降低核心体温来启动睡眠机制。睡前剧烈运动或泡澡时间不对,都可能让身体误判该保持清醒。

二、五个科学助眠法

1、制造睡眠压力

白天尽量不补觉,积累足够的睡眠驱动力。就像给弹簧加压,压力越大晚上释放得越彻底。但注意午睡别超过20分钟。

2、建立入睡仪式感

每天睡前按固定顺序做3件事,比如整理衣物-洗脸-听白噪音。重复21天后,身体会形成条件反射。有实验显示,仪式感能使入睡速度提升35%。

3、调节饮食时间

晚餐安排在睡前3小时,避免消化系统夜间加班。特别要控制高糖食物血糖波动会干扰深度睡眠。可以喝些温热的植物饮品。

4、创造合适环境

卧室温度保持在18-22℃最理想。使用遮光度90%以上的窗帘,必要时戴真丝眼罩。研究发现,完全黑暗环境能促进褪黑素分泌。

5、练习呼吸技巧

采用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这种节奏能激活副交感神经,就像给大脑按关机键。但注意别太刻意,自然呼吸最重要。

三、这些误区要避开

1、喝酒助眠不可取

酒精虽能让人快速入睡,但会破坏后半夜的睡眠结构。第二天反而更疲惫,形成恶性循环。

2、过度依赖药物

长期使用某些助眠制剂可能产生依赖性。突然停用还会出现反弹性失眠,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

3、强迫自己入睡

躺在床上超过20分钟还睡不着,就应该起床做些无聊的事。继续躺着只会增加焦虑感,形成床与失眠的负面联结。

失眠确实令人痛苦,但请记住这不是你的错。就像天气会有阴晴圆缺,睡眠也会经历周期波动。不妨把这些清醒时刻当作难得的独处时光,安静地读本书或整理相册。当你不把失眠当敌人时,它反而会悄悄离开。今晚试试调暗灯光,泡杯温和的饮品,告诉自己:睡不着也没关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