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产后会突然患上盆腔炎 揭秘产后得盆腔炎的常见病因

妇产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21次浏览

关键词: #盆腔炎 #盆腔

产后盆腔炎多由分娩后生殖道防御功能下降、病原体入侵感染引起。常见病因主要有产道损伤、宫腔操作感染、产后卫生不良、泌尿系统感染上行、免疫力降低等。

1、产道损伤

分娩过程中产道黏膜出现裂伤或会阴侧切伤口,为细菌入侵创造通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可通过破损处侵入深层组织,建议产后每日用温水清洗会阴,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预防感染。

2、宫腔操作感染

胎盘娩出不全时进行的清宫手术,或产后出血采用的宫腔填塞等措施,可能将外界病原体带入宫腔。操作后可能出现下腹坠痛伴发热,需配合医生使用甲硝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抗感染治疗。

3、产后卫生不良

恶露处理不当、卫生巾更换不及时会导致细菌滋生。建议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出现恶露异味、颜色异常需警惕感染,可遵医嘱使用妇科千金胶囊改善症状。

4、泌尿系统感染上行

产后尿潴留或导尿操作可能引发膀胱炎,病原体经尿道逆行感染盆腔。表现为尿频尿痛伴腰骶酸痛,确诊后需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三金片控制感染。

5、免疫力降低

分娩失血、哺乳消耗等因素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的支原体、衣原体等条件致病菌易引发炎症。产后需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必要时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

产后6周内需特别注意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2次并及时擦干。保持充足睡眠和均衡饮食,适量补充含锌硒元素的食物如牡蛎、坚果等。出现持续发热、下腹压痛或异常阴道分泌物时,应立即就医进行妇科检查、血常规及盆腔超声等检测,避免炎症扩散导致输卵管粘连等后遗症。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服用抗生素影响婴儿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