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门凹陷是怎么回事 囟门凹陷具体原因细说

儿科编辑 医学科普人
36次浏览

囟门凹陷可能由脱水、营养不良、颅内压降低、先天性发育异常、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液治疗、营养支持、原发病治疗等方式干预。

1、脱水

婴幼儿腹泻或喂养不足导致体液丢失时,前囟会出现明显凹陷,伴随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表现。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中重度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眼窝深凹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2、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会导致皮下脂肪减少,使囟门呈现凹陷状态,常伴有体重增长缓慢、肌肉萎缩等体征。治疗需逐步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量,必要时使用小儿氨基酸注射液进行营养支持。家长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及时调整喂养方案。

3、颅内压降低

脑脊液漏或过度使用脱水剂可能引起颅内压下降,表现为囟门凹陷伴前额部头痛。需排查是否存在颅骨骨折或脑脊液鼻漏,治疗可选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调节水电解质平衡。此类情况需神经外科评估,禁止自行使用利尿药物。

4、先天性发育异常

颅缝早闭综合征患儿因颅骨生长受限,可能出现囟门早闭伴凹陷畸形,多伴有头颅外形异常。确诊需进行头颅三维CT重建,轻度病例可用颅骨矫形头盔治疗,严重者需行颅骨重建术。新生儿期定期儿保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5、代谢性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会影响骨骼发育,导致囟门凹陷合并生长迟缓。需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和血气分析,治疗包括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疗法或枸橼酸钾颗粒纠正酸中毒。此类患儿需终身随访监测。

发现囟门凹陷需及时测量头围并记录凹陷程度,母乳喂养婴儿应保证每日8-12次有效吸吮,配方奶喂养需按标准冲调比例。避免过度包裹导致出汗脱水,夏季可适当增加喂水次数。若凹陷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发热、呕吐等症状,须立即前往儿科急诊排查颅脑病变。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监测囟门闭合进度与头围增长曲线。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