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骨折手术后晚上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内分泌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5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骨折手术后晚上发热可能与术后应激反应、伤口感染、血糖控制不佳、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药物热等因素有关。发热是机体对损伤、感染或炎症的正常反应,但需警惕感染等并发症

1、术后应激反应

手术创伤会导致机体释放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这些物质可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术后1-3天内出现的低热多为应激性反应,体温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此时应注意观察伤口情况,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适当补充水分。

2、伤口感染

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术后伤口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感染可能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病原体引起,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渗液化脓,伴发热寒战。需及时进行伤口分泌物培养,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治疗。

3、血糖控制不佳

高血糖状态会抑制白细胞功能,增加感染风险。术后血糖波动过大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表现为发热、脱水、呼吸深快。应密切监测血糖,调整胰岛素用量,维持空腹血糖在7-10mmol/L,餐后血糖不超过13mmol/L。

4、深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卧床制动可能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可通过下肢血管超声确诊,预防措施包括早期活动肢体、穿戴弹力袜,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抗凝治疗。

5、药物热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可能引起药物热,通常出现在用药后7-10天,表现为持续发热但一般情况良好。停用可疑药物后体温可逐渐恢复正常。术后用药应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糖尿病足骨折术后患者应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温度、颜色变化。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局部受压。合理控制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摄入,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如出现持续发热超过38.5摄氏度、伤口渗液增多或下肢肿胀疼痛加重,应立即就医。术后康复期间可进行非负重性肢体活动,促进血液循环,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伤口裂开。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