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为什么容易出现排尿困难

泌尿外科编辑 医普小能手
16次浏览

关键词: #排尿困难 #产后

产后排尿困难可能与盆底肌损伤、麻醉影响、心理因素、泌尿系统感染、膀胱过度充盈等因素有关。产后排尿困难通常表现为排尿延迟、尿流变细、排尿不尽感等症状,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热敷按摩、导尿处理、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

1、盆底肌损伤

分娩过程中盆底肌可能因过度牵拉导致暂时性功能障碍,影响膀胱逼尿肌收缩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会阴肿胀或撕裂伤,产后24小时内症状较明显。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帮助恢复肌力,严重时可使用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营养神经药物,或采用盆底电刺激治疗。

2、麻醉影响

硬膜外麻醉可能暂时抑制骶神经反射弧,导致膀胱感觉减退。这种情况多见于剖宫产术后6-12小时,可能伴有下肢麻木感。可通过听流水声诱导排尿,必要时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膀胱收缩,但须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3、心理因素

产后会阴疼痛或担心伤口裂开可能引发排尿恐惧。这种情况常见于自然分娩侧切产妇,多表现为排尿时踌躇、中断。建议家属协助如厕,采用会阴温水冲洗缓解疼痛,心理紧张严重者可短期服用谷维素片调节自主神经功能。

4、泌尿系统感染

导尿操作或恶露污染可能引发尿道炎,出现排尿灼痛伴困难。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产后3-5天,可能伴有发热症状。确诊后需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生素,同时增加饮水量冲洗尿道。

5、膀胱过度充盈

产后液体潴留或忽视尿意可能导致膀胱过度膨胀,继而引发收缩无力。这种情况常见于产程过长产妇,下腹部可触及膨隆膀胱。应立即导尿排空膀胱,后续定时提醒排尿,可配合热奄包外敷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产后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左右,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如厕时保持放松体位,可尝试向前倾斜身体减轻会阴压力。出现超过8小时无法自主排尿、发热或血尿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温水坐浴促进局部血液循环,6周内避免提重物以防加重盆底肌损伤。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禁用喹诺酮类等影响婴儿发育的药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