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纵隔炎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呼吸内科编辑 医心科普
19次浏览

关键词: #纵隔炎

急性纵隔炎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胸骨后剧痛、高热寒战、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及颈部皮下气肿。急性纵隔炎是纵隔内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食管穿孔、邻近感染扩散或术后并发症引起,需紧急医疗干预。

1、胸骨后剧痛

胸骨后持续性刀割样疼痛是急性纵隔炎的典型表现,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咳嗽或深呼吸时加重。这与纵隔内炎症刺激神经及组织张力增高有关。患者常因疼痛被迫采取端坐位,可能伴随烦躁不安。需通过胸部CT明确感染范围,并静脉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

2、高热寒战

患者体温可迅速升至39℃以上,伴随反复寒战和全身中毒症状。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这种情况提示细菌毒素入血,需及时进行血培养并经验性使用注射用美罗培南等强效抗菌药物,同时补充液体维持循环稳定。

3、呼吸困难

纵隔炎症导致气管受压或胸腔积液时,会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可能伴随发绀和三凹征。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或呼吸音减弱。需紧急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保障通气,并行纵隔引流术清除脓液,术后可联合使用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控制感染。

4、吞咽困难

食管穿孔引起的纵隔炎常导致吞咽疼痛和进食梗阻感,可能伴有呕血或呛咳。食管造影可见造影剂外溢,此时需禁食并留置胃管减压。治疗需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同时静脉输注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覆盖厌氧菌感染。

5、颈部皮下气肿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颈部皮肤捻发音,这是纵隔内气体沿筋膜间隙扩散所致。触诊可及握雪感,严重者气肿可蔓延至面部和胸壁。需警惕张力性气胸可能,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可辅助使用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可能的厌氧菌感染。

急性纵隔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纵隔压迫。治疗期间需严格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能量需求。康复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胸部CT评估恢复情况。出现任何发热或胸痛复发需立即就医,防止感染复发或并发纵隔纤维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