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铬细胞瘤危象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嗜铬细胞瘤危象通常由肿瘤突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可通过紧急降压、手术切除肿瘤等方式治疗。嗜铬细胞瘤危象可能由情绪激动、体位改变、麻醉诱导、药物刺激、肿瘤出血坏死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剧烈头痛、大汗淋漓、心悸、血压骤升、恶心呕吐等症状。
情绪波动可能刺激嗜铬细胞瘤分泌过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颤抖等症状。治疗需立即静卧并静脉注射酚妥拉明注射液,后续可口服盐酸哌唑嗪片控制血压,严重时需使用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静脉滴注。
突然起身或弯腰可能压迫肿瘤导致激素释放。典型表现为直立性低血压伴随视力模糊。急性期需保持平卧位并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长期可服用盐酸特拉唑嗪胶囊调节血压,必要时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
手术麻醉时可能诱发危象,与气管插管刺激相关。术前应使用酚苄明片预处理2周,术中备妥注射用乌拉地尔应急。术后需持续监测血压,可配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稳定心血管状态。
误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可能触发危象。常见误服含麻黄碱的感冒药后出现胸痛、瞳孔散大。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静脉推注盐酸艾司洛尔注射液,后续改用卡维地洛片进行长期血压管理。
肿瘤内部出血会导致儿茶酚胺突然入血。表现为剧烈腹痛伴休克样症状。需紧急扩容并使用注射用硝普钠控制高血压危象,待稳定后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术后服用多沙唑嗪控释片预防复发。
确诊嗜铬细胞瘤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饮食需限制酪胺含量高的食物如奶酪、熏肉,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建议随身携带急救卡注明病情,术前需完成至少14天的α受体阻滞剂预处理。术后每3个月复查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长期随访中注意监测心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