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脓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关键词: #中耳炎
关键词: #中耳炎
流脓性中耳炎可通过局部清洁、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鼓膜穿刺术、鼓室成形术等方式治疗。流脓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鼓膜穿孔、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使用无菌棉签或生理盐水轻柔清理外耳道分泌物,避免用力掏耳导致鼓膜损伤。清理后保持耳道干燥,可配合医生建议使用硼酸酒精棉片局部消毒。日常避免污水进入耳道,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抑制中耳致病菌繁殖。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侧卧滴入患耳后保持体位5分钟。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耳道轻微刺痛感,若持续不适需停药就医。避免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滴耳液联用。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适用于合并发热或感染扩散者。用药需完成规定疗程以防复发,用药期间可能出现胃肠不适或皮疹。青霉素过敏者需改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分散片。
对鼓室积脓严重者,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穿刺鼓膜引流脓液,术后需保持穿刺孔通畅。该操作可迅速缓解耳痛及听力下降,但需预防继发感染。穿刺后1周内禁止游泳或乘坐飞机。
针对反复发作或鼓膜穿孔未愈者,通过手术修复鼓膜及听骨链。术前需进行纯音测听和颞骨CT评估,术后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少数可能出现耳鸣或味觉异常,多数可逐渐恢复。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充足睡眠,饮食选择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等促进黏膜修复,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需暂停游泳、潜水等水上活动,擤鼻涕时应单侧交替进行。儿童患者家长需定期复查听力,观察有无抓耳、哭闹等异常表现。若耳痛加剧或出现眩晕、面瘫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