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抽搐治疗的并发症有什么

关键词: #并发症
关键词: #并发症
电抽搐治疗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头痛、肌肉酸痛、记忆障碍、心律失常、骨折等。电抽搐治疗是一种通过电流诱发大脑皮层广泛放电以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适用于重度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
电抽搐治疗后头痛较为常见,通常表现为头部胀痛或钝痛,可能与治疗过程中脑血管扩张或颅内压变化有关。头痛多为暂时性,可通过休息或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缓解。若头痛持续超过24小时或伴随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病因。
治疗时全身肌肉强直收缩可能导致肌肉纤维微损伤,表现为颈背部或四肢肌肉酸痛,类似剧烈运动后的不适感。通常2-3天可自行缓解,热敷或按摩有助于改善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肌肉松弛剂,但需注意该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短期记忆减退,尤其对治疗前后数小时或数天的事件记忆模糊,极少数可能出现长期记忆损害。这种认知功能改变通常与治疗时海马体暂时性功能抑制有关,多数在1-2个月内逐渐恢复。进行认知训练和补充磷脂酰丝氨酸胶囊可能有助于改善记忆功能。
电流刺激可能引发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等心律异常,原有心脏疾病患者风险更高。治疗前需完善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使用盐酸美西律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预防。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时应立即心电监护,严重心律失常需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抢救。
肌肉强烈收缩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或长骨骨折,骨质疏松患者风险显著增加。现代改良式电抽搐治疗已通过肌肉松弛剂大幅降低此风险。若治疗后出现持续性背痛或肢体活动障碍,需行X线检查排除骨折,必要时进行椎体成形术等骨科干预。
接受电抽搐治疗期间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等需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饮食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如牛奶、西蓝花等食物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治疗前后需监测生命体征,出现严重并发症应及时终止治疗并调整方案。建议家属陪同就诊并协助观察治疗后反应,定期进行认知功能评估和骨密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