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难治性乙型肝炎

肝胆疾病编辑 医点就懂
11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乙型肝炎

难治性乙型肝炎通常指经规范抗病毒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仍持续复制且肝功能未改善的慢性乙型肝炎。主要与病毒耐药突变、免疫抑制状态、合并其他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

1、病毒耐药突变

长期使用核苷类似物可能导致乙型肝炎病毒发生基因突变,产生耐药性。常见突变包括拉米夫定相关的rtM204V/I变异、恩替卡韦相关的rtA181T变异等。这类患者需通过病毒基因测序确认耐药位点,更换为替诺福韦或丙酚替诺福韦等耐药屏障较高的药物。耐药突变患者可能出现病毒载量反弹、转氨酶升高等表现。

2、免疫抑制状态

合并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或先天性免疫功能低下者,难以有效清除病毒。免疫系统无法产生足够强度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导致病毒持续复制。此类患者需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联合免疫调节治疗,如胸腺肽α1注射液等,同时需密切监测乙肝病毒DNA和肝功能指标。

3、合并病毒感染

重叠丙型肝炎病毒或丁型肝炎病毒感染会加速肝病进展,干扰抗病毒疗效。丁型肝炎病毒需依赖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进行复制,两者协同作用可导致更严重的肝损伤。确诊需检测抗HCV抗体、HDVRNA等指标,治疗上需采用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等抗丙肝药物联合乙肝抗病毒方案。

4、隐匿性感染

血清HBsAg阴性但肝组织或血清中仍可检出HBVDNA的特殊感染状态。可能与病毒S基因变异导致HBsAg检测逃逸有关。这类患者需通过高灵敏度HBVDNA检测确诊,治疗上仍需持续抗病毒,并定期监测肝癌标志物如甲胎蛋白。

5、宿主遗传因素

IL28B基因多态性、HLA-DP/DQ基因变异等可能影响干扰素疗效和病毒清除能力。部分患者存在先天性胆汁酸代谢障碍,加重肝细胞损伤。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个体化治疗反应,对干扰素低应答者建议换用核苷类似物长期治疗。

难治性乙型肝炎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及肝脏弹性检测,避免饮酒和肝毒性药物。饮食需保证充足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E。出现腹水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碳水化合物。建议接种甲肝疫苗和肺炎疫苗预防重叠感染,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改善免疫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