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癌的自我检查方法

阴茎癌可通过观察外观变化、触摸肿块、检查分泌物、监测疼痛感、留意排尿异常等方式进行自我检查。阴茎癌可能与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包皮过长、长期慢性炎症、吸烟、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阴茎溃疡、肿块、出血、疼痛、排尿困难等症状。
定期观察阴茎皮肤颜色、形态是否异常,重点检查包皮内板、冠状沟、龟头等部位。阴茎癌早期可能出现红斑、白斑、色素沉着等皮肤改变,后期可能形成菜花样肿物或溃疡性病灶。发现异常色素沉着或持续不愈的皮损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药膏处理。
用指腹轻柔触摸阴茎各部位,检查是否有无痛性硬结或增厚区域。典型阴茎癌肿块质地坚硬、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可能伴随表面糜烂。触摸时需注意比较两侧对称性,冠状沟和系带处是肿块好发部位。发现固定性肿块时禁止挤压,应保持局部清洁并尽快就诊。
注意包皮腔内是否存在异常分泌物,阴茎癌可能伴随血性、脓性或恶臭分泌物。日常清洁时需翻开包皮检查,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反复冲洗。合并感染的分泌物可能掩盖肿瘤表现,持续一周以上的分泌物异常需进行专科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分泌物细胞学检测。
关注阴茎是否存在持续性刺痛、灼痛或触碰痛,疼痛可能由肿瘤浸润或继发感染引起。需区分性交痛、排尿痛与静息疼痛的区别,夜间自发痛更需警惕。疼痛初期可能为间歇性,随着病情进展会转为持续性,切忌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掩盖症状。
观察排尿是否出现尿流分叉、射程变短、尿频尿急等改变,肿瘤增大可能压迫尿道。严重者可出现血尿或排尿中断,此时可能已进入中晚期。记录排尿异常的具体表现和发生频率,就医时需进行尿常规、泌尿系超声等检查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建议40岁以上男性每月进行一次系统自查,重点人群包括未行包皮环切术者、HPV感染者、长期吸烟者等。自查应在光线充足环境下进行,配合手镜检查难以直视的部位。发现任何异常表现都应记录发生时间和变化趋势,及时到泌尿外科就诊。日常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劣质洗护产品,控制吸烟等危险因素,接种HPV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确诊患者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病理检查、影像学评估和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