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异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食管异物发生后需立即停止进食并避免催吐,及时就医是首要原则。处理措施主要有保持镇静、禁食禁水、避免自行处理、完善影像学检查、配合医生取出异物。
发现食管异物后应保持情绪稳定,过度紧张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加重异物嵌顿。可尝试缓慢做吞咽动作判断异物是否随唾液下移,但禁止反复吞咽大块食物试图强行推送异物。儿童患者家长需安抚其情绪,避免哭闹导致异物移位至气道。
在异物未取出前需严格禁食禁水,防止食物残渣包裹异物造成进一步阻塞,或液体流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若异物为尖锐物品如鱼刺,饮水可能使其刺入更深层组织。医务人员会通过静脉输液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禁止采用吞饭团、喝醋等民间方法,这些操作可能导致食道穿孔或大出血。尤其当出现胸骨后剧痛、呕血等症状时,提示可能已发生食道损伤,自行处理会延误救治时机。家长发现儿童误吞异物后,不可用手指掏挖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X线平片、钡餐造影或CT检查定位异物,金属类异物在X线下显影清晰,非金属异物需通过钡棉絮追踪或CT三维重建确认位置。检查能明确异物大小、形状及与周边血管的关系,为取出方案提供依据。
表浅异物可通过胃镜用活检钳或网篮取出,深部尖锐异物可能需全麻下用硬质食管镜处理。若已出现食道穿孔、纵隔感染等并发症,需联合胸外科手术清除。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预防感染和保护黏膜。
预防食管异物应注意进食时细嚼慢咽,儿童避免接触硬币、纽扣电池等小物件。老年人佩戴假牙者需定期检查固位情况,进食带刺或碎骨食物时应特别谨慎。食管异物取出后2-3天内宜进食温凉流质,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恢复期出现发热、胸痛等症状需立即复诊,排除迟发性穿孔或脓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