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出现不良反应严重吗

输血出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多数情况下症状较轻且可控,少数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反应。输血不良反应可分为免疫性反应(如过敏、溶血)和非免疫性反应(如发热、循环超负荷),需根据具体类型评估风险。
轻度反应较为常见,表现为皮肤瘙痒、局部荨麻疹或低热,通常由血浆蛋白过敏或白细胞抗体引起,暂停输血并给予抗组胺药物后症状可缓解。中度反应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心动过速或轻度呼吸困难,与致热原污染或细菌内毒素有关,需立即停止输血并使用解热镇痛药。重度反应如急性溶血反应可导致腰痛、血红蛋白尿甚至休克,多因ABO血型不合引起,必须紧急抢救包括维持血压、碱化尿液及激素治疗。延迟性溶血反应可能在输血后数日发生,表现为不明原因贫血或黄疸,需通过抗体筛查确诊。
特殊情况下可能出现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或循环超负荷,前者表现为突发呼吸窘迫伴低氧血症,后者常见于老年或心功能不全患者,两者均需呼吸支持治疗。细菌污染血液制品虽罕见但起病凶险,表现为高热、休克等脓毒症症状,需立即使用广谱抗生素。对于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发生同种免疫反应概率更高,输血前应完善抗体检测。
建议输血过程严格遵循三查八对制度,出现皮肤瘙痒或心慌等早期症状时立即报告医护人员。输血后24小时内需监测体温、尿色及生命体征,特殊人群可预防性使用抗过敏药物。医疗机构应备齐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急救药品,建立快速反应团队处理严重不良反应。患者如有既往输血反应史或特殊疾病史,应在输血前主动告知医生评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