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怎么调理脾胃

宝宝调理脾胃可通过饮食调整、腹部按摩、规律作息、中药调理、适当运动等方式改善。脾胃虚弱可能与喂养不当、先天不足、积食、外感病邪、情志失调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大便异常等症状。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南瓜糊,避免生冷油腻。少量多餐,减少胃肠负担。积食时可煮山楂麦芽水助消化。食物温度适宜,避免刺激胃肠黏膜。母乳喂养的宝宝,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清淡。
以掌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脐周3-5分钟,每日2-3次。配合捏脊疗法从尾椎至大椎穴提捏皮肤,促进脾胃运化。按摩前双手搓热,力度以宝宝舒适为宜。餐后1小时进行,避免刚进食时操作。
固定进食和睡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保证每日12-14小时睡眠,夜间生长激素分泌高峰时段需深度睡眠。白天适当活动但避免剧烈玩耍,饭后保持30分钟安静状态。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小儿健脾散、婴儿素、醒脾养儿颗粒等中成药。脾虚腹泻可用参苓白术散,积食选用保和丸。中药汤剂需专业医师辨证开具,避免自行用药。服用期间观察大便和舌苔变化。
每日进行被动操或爬行训练,促进胃肠蠕动。阳光充足时户外活动15-30分钟,增强体质。避免久坐久卧,但也不宜饭后立即运动。大月龄宝宝可练习翻身、坐立等动作。
家长需定期监测宝宝体重增长曲线,记录每日饮食和排便情况。避免强迫进食或频繁更换奶粉品牌。注意腹部保暖,夏季空调环境需穿肚兜。如出现持续呕吐、血便、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调理期间减少生冷瓜果摄入,可适量添加益生菌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