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支气管征是什么病

空气支气管征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影像学检查中出现的征象,常见于肺炎、肺水肿、肺不张等疾病。该征象表现为胸部X线或CT上透亮的支气管影穿过实变肺组织,主要由肺泡内液体或炎性渗出物填充、支气管内仍存留空气形成对比所致。
空气支气管征最常见于细菌性肺炎,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当病原体感染导致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时,支气管因软骨支撑保持开放状态,影像学可见分支状透亮支气管影贯穿实变区域。患者多伴有发热、咳嗽、胸痛等症状,需通过痰培养明确病原体后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治疗。
心源性肺水肿也可出现该征象,由于左心衰竭导致肺静脉压升高,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间隙形成肺实变,但支气管内气体未被完全取代。患者常伴端坐呼吸、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需利尿剂联合血管扩张剂治疗。肺不张时因肺泡塌陷形成致密影,未阻塞的支气管内气体与之形成对比,多见于肿瘤或异物阻塞支气管,需通过支气管镜解除梗阻。
发现空气支气管征应及时完善血常规、病原学检查、心脏超声等辅助诊断。治疗需针对原发病,细菌感染需足疗程使用敏感抗生素,心功能不全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并规律服用利尿药物。影像复查至征象消失后,呼吸道症状仍持续者需警惕肿瘤可能,建议进行支气管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