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钙化是怎么一回事

关键词: #心脏
关键词: #心脏
心脏钙化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瓣膜退行性变、慢性肾病、风湿性心脏病、高钙血症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药物控制、手术干预等方式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脏钙化的常见原因,与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相关,钙盐沉积在血管壁形成斑块。患者可能出现胸闷、活动后胸痛等症状。治疗需控制危险因素,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硝酸异山梨酯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药物,严重时需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老年性心脏瓣膜退行性变可导致钙盐在瓣膜沉积,多见于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可能与年龄增长、机械应力损伤有关。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心悸等症状。轻度可定期随访,中重度需考虑瓣膜修复或置换手术,药物可选呋塞米片、地高辛片缓解症状。
慢性肾病患者因钙磷代谢紊乱易发生血管及软组织钙化,心脏钙化概率显著增高。常伴随血磷升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需限制高磷饮食,使用碳酸镧咀嚼片、西那卡塞片调节钙磷代谢,必要时行甲状旁腺切除术。
风湿热反复发作导致瓣膜炎症后钙化,多见于二尖瓣和主动脉瓣。患者可能有游走性关节痛病史,听诊可闻及心脏杂音。急性期需青霉素V钾片抗链球菌感染,慢性期可用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严重瓣膜病变需手术干预。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等引起血钙持续升高,可导致异位钙盐沉积在心脏。表现为多尿、乏力、心律失常等。需治疗原发病,使用降钙素注射液、帕米膦酸二钠注射液降低血钙,限制高钙饮食摄入。
心脏钙化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超声和CT检查监测病情进展,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等。若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不可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合并慢性病患者需每3-6个月复查电解质和心功能指标。